隆成义记忆学:错误的阅读习惯导致孩子成绩下降,家长要重视!

2025-07-29



暑假到了,很多家长都知道,假期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积累阅读量的黄金时期。但有些家长只要看到孩子在看书,就觉得挺满意,觉得只要读了就有收获。其实真是这样吗?

法国学者帕斯卡尔在三百多年前就说过:“书读得太快或太慢,都一无所获。

所以,我们真的该认真想一想:阅读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怎样才算有效的阅读?

有效的阅读,是需要动脑、动手、甚至动心的。如果不加思考,只是把书从头翻到尾,哪怕做了笔记,可能也什么都留不下。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读了很多书,却好像没留下什么印象。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无效阅读”,以及一些常见的错误阅读习惯。


跳跃式阅读

很多孩子在读书时,眼睛会不自觉地往下跳,上一行还没看完,视线已经跳到下一行了,看起来书是读完了,但其实只是眼睛扫过一遍,脑子里什么都没留下,这就是所谓的“跳跃式阅读”。

现在的孩子时间真的很紧张,课后安排满满当当,有时候连阅读时间都被挤得所剩无几。于是有些孩子为了完成任务,就养成这种跳跃式阅读的习惯。

长期进行跳跃式阅读,不仅会影响孩子的专注力,还会削弱他们对语言的感知能力。比如,孩子可能无法准确理解复杂句子的含义,难以体会作者的情感和写作意图,甚至在考试中也容易出现理解偏差。

更严重的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会让孩子对阅读产生错误的认知,以为“翻过”就是“读过”,从而失去对阅读的兴趣和耐心。而真正的阅读,是需要静下心来、慢慢咀嚼、细细品味的。


不会圈点批注

阅读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但我一直觉得,那种边读边抄好词好句的方式,其实并不适合大多数孩子。

这种方式容易让孩子把阅读当成一项任务,只顾着找“好词好句”,忽略了整本书讲的是什么。更严重的是,很多孩子为了完成任务,开始敷衍了事地随便划几句话,根本不去理解这些词句的含义和用法。这样的阅读,不仅没有帮助,反而养成了浅尝辄止、应付了事的坏习惯。


边看边玩

现在的孩子接触电子产品早,娱乐方式多,注意力很容易被各种外部刺激吸引。

比如,一边看书,一边想着手机里有没有新消息,刚读了两段,就想打开平板刷个短视频,翻了几页,又忍不住去听首歌、吃点零食......


上面我们提到了三种常见的错误阅读习惯,但大多数孩子自己是很难发现这些问题的,这时候就需要家长和老师多留心,仔细观察孩子的阅读表现,再通过适当的提问来发现问题、做出判断。

阅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不断的尝试,大家别着急,慢慢来。


相关阅读



阅读0
分享
写下您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