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方法,真的也分享了很多很多了。有费曼学习法这类世界公认的学习方法,也有一些比较小众,适合一部分同学的学习方法。
但今天,我想从底层逻辑的层面跟大家分享一些非常重要的学习原则,可以说只要坚持这些原则,就可以让你的学习效率从根本上得到大幅提升。
我们首先需要理解效率的本质:提高学习效率的目标在于增加单位时间内有效完成的学习任务或获得的知识量。
接下来的内容正是围绕这一核心目标展开论述。
1.提高知识经过大脑的速度
学习效率不高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在学习过程中,我们的大脑要么没有转,要么运转速度较慢,导致知识通过大脑的速度也相应较低。因此,我们面临的任务是首先激活大脑的活跃度,其次是加快其运转速度。
分享一个很好用的方法,叫做碎碎念法。
就是你在学一个知识、做一道题的时候,想象大脑中有一个声音在跟自己对话。你可以向自己解释这个知识点的意义、题目考查的内容、解题的思路以及背后的原因等。这种方法能强制你对信息进行思考和整理,并帮助理顺逻辑关系。
下一步是尝试简化你的语言表达,并逐渐提高说话的速度。不要总是以缓慢的节奏进行,而是要将你的反应速度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2.保持结构化思维
如果说第一步旨在提升知识的吸收速率,那么这一步则是为了提高知识的提取效率。实际上,学习过程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知识提取的过程,因此学习速度与大脑从记忆中检索信息的速度密切相关。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把所学的知识比作文件,如果这些文件没有被有条理地组织起来,而是杂乱无章地堆放着,当需要使用时,找到所需信息必然会非常耗时。相反,如果我们按照主题将相关文件整理归档,并建立索引,那么查找和利用这些信息就会变得快速而高效得多。
同理,以解题为例,如果你过去学习的知识是分散且不成体系的,当你遇到一道题目时,可能难以迅速确定适用的知识点,或者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思考甚至翻阅书籍来寻找答案。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将知识以结构化的方式组织起来。这个过程其实很简单:
首先,内化新知识。
当你学到新的知识点时,首先要做的是将其转化为自己真正理解的内容。
内化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1理解:一个判断你是否真正理解的方法是你能否用自己的语言清晰表达它。
2记忆:核心知识点必须牢记,因为它们在实践中会频繁用到;
对于非核心知识点,则应保持印象,知道在哪里可以找到它们。
然后,建立联系。
尽可能地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连接。这些连接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例如知识点之间的关联、知识点与问题解决方法、理论与实际案例等),从而在你的脑海中构建起一张庞大的知识网络。
3.不停地检验学习效果
当你觉得学习效率不高时,不妨定期停下来检查一下学习效果。
具体的检验方法就是两个字——输出。通过输出来验证理解程度和记忆效果,比如:
复述你刚刚学到的知识点
讨论它与其他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对学习的知识进行总结或归纳
尝试默写关键内容
解答几道相关的练习题
自己向自己提问并作答
如果在检测中遇到困难,便能立即识别出哪些领域还需要加强。